
评分:7.7 /
地区:中国大陆/
片长: 导演:胡志堂 / 黄岳阳
/
热度:2024℃
类型:纪录片/
语言:汉语普通话 编剧:胡志堂 / 黄岳阳
主演:周亦武/陈新山/黄瑞亭/钱斌/梅焜/吉驰
状态:全6集更新:2025-07-17
影片别名:Father Of Forensic Medicine
法医宋慈剧情介绍
生和死是一个永恒命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然而,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可以破译死亡密码,让死者“开口说话”,他们就是——法医。
公元1247年,一位南宋官员在他61岁的时候,完成了一部旷世奇作。此书记载了他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这部著作的问世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学科就此诞生,此书的作者就是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自南宋到清末,历代官府都将《洗冤集录》奉为尸伤检验的指南;即使在今天,其中的检验理念仍然备受推崇。法医学正是这样一路发展完善,才得以帮死者传递讯息,为生者揭开真相!
本系列我们将穿越古今,以时间为镜,对照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法医宋慈影评or剧照很精彩!严谨、详实、有理有据、古今对比地讲述了六组尸体鉴定案例,把法医毒理学、解剖学、昆虫学、逻辑学等学科深入浅出地融入进每个案件中。从宋慈发明的传统验尸法到现代借助科学的临床加实验室鉴定,纵向对比,更加了解到「法医鼻祖」——宋慈的经验之作《洗冤集录》多么具有时代意义!看完真的很感动。就像《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里说过的,法医是具有崇高使命感的职业,要对生命有怜悯之心,有强烈的正义感,胆大心细,不被干扰,这种精神从宋慈那里传给了后人!另外片子里的法医是咱的老熟人周亦武老师,当然倍加亲切啦~解剖现场非常真实(应该就是实拍吧)、npc演员演技很好、转场镜头处理得到位、一些细节(比如苍蝇那集)非常用心,总之六集真不够看!我还得再去找找类似的纪录片~

——《穿越时空的对话:法医宋慈与法医周亦武》现如今的法医有先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以及先进的检测仪器会让我们误以为法医就是一项照本宣科的工作暂不论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但不论什么工作最难的大概就是从无到有了吧宋慈把一些经验性的事实总结成可受检验的理论可太厉害了 p.s.还成功get到了一种门类叫法医昆虫学好喜欢这种同一种类型的案件古今对比着讲的风格 每一个案件讲述的都很简单 (而且结尾也很突然呜呜呜)但从这些简单的叙述里我对宋慈就是一个大写的敬佩当然当然 对现代法医也是

宋慈,世界法医鼻祖,无意中还成为了法医昆虫派创派之祖。他在61岁写的《洗冤集录》,这个纪录片里主要介绍了验毒、验消失的血、尸伤检验、昆虫检验、火灾现场、没有目击者的现场重建等。《洗冤集录》直到清末都一直是尸侦指南,有些理念到现在都还在使用,这种仅凭肉眼检验尸体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的判定是很高明的。

风格有点古怪的纪录片,多处肉眼可见的不严谨,包括古代场景里的穿帮,以及受采访者的不专业(片中除了专业法医以外,其他的受采访者都是某某书作者,也没有法医史学的研究人员),讲述的宋代故事也基本是“合理想象”出来的,算是比较通俗的科普吧。

用古代案件和现代案件对比体现出法医学的进步。古代案件有时代意义,但是按照现在的科学是有一定漏洞的。演员重复利用,演技还行部分感觉笑场了。

这部纪录片虽然名叫《法医宋慈》但其实是一部穿越八百年、对照古今法医学发展的作品。两个相似的案情,对比现代法医学侦查手段和八百年前宋慈在《洗冤集录》里提及的检验方式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也让我看到了现代法医学的先进技术,其中两集和杀人焚尸相关的案子都让我想起了《大宋提刑官》里宋慈破解好友孟良辰的被害案(看来这部电视剧真的认真研究过宋慈的著作《洗冤集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苍蝇断案的那集。纪录片里的案情采用真人扮演的方式,饰演宋慈的演员演绎得非常好。美中不足的主要是一部以宋慈为名的纪录片对他的生平介绍得过少,包括他的成长环境和为官经历,其中他有能力写下旷世的《洗冤集录》除了自己数十年的刑狱工作经验同样还有幼时父辈熏陶。宋慈很伟大,致敬。

一集杀夫一集杀妻名字既然是法医宋慈,内容应该主要讲过去的宋慈是如何验尸才切题,但内容主要是宋代宋慈与现代周亦武两位法医的穿插,且过度生硬,每集的案件关联不是很大,现代法医的内容较多。不是很喜欢这些。
看完法医密档来看法医宋慈,对法医越来越崇敬。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就有了像《洗冤集录》这样比较科学的法医学专著,宋慈对医学发展的贡献真是不可小觑。
短短六集,导演的构思与想法很有创意,把宋朝法医宋慈的案子与现代法医的案件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宋慈对现代法医的深远影响力是很棒的手法,可惜的是前面几集的文案解说词实在太官样主旋律了,非常影响观感,很是可惜。3.5星吧。
古代剧情还原里很多做法和文字不一样的地方,就很奇怪,比如鸡蛋清糯米,到底用不用纱布包呀,真的很想知道!还有一个问题,古代场景不符合朝代背景什么的也就罢了,你怎么也在花园里用石灯笼啊!!石灯笼是佛教用品啊,谁会在自家花园点这个照亮啊!第六集丢了“的质疑”的音频,锄头位置不对音频用了两遍重复,应该是剪辑的锅。特别值得夸的一点是,最后茅屋案,凶手杀人用的是,拍摄凶手残暴的镜头,而非受害者镜头!现在太多剧都是给受害者,完全感受不到坏人的可恶,反倒观众容易代入坏人!其心可诛!
个别案件发生后的法医鉴定包括宋慈的断案验尸鉴定古今通用,可惜唯一缺点镜头转到讲解宋慈时候为什么要搞小说家来采访而不是专业法医
不懂这种古今对比的形式意义在哪里,凸显刑侦技术和法医技术的发展?同时又突出宋慈的厉害?前者我可以看《法医档案》,后者我可以看《洗冤录》或者《大宋提刑官》,实在不是很讨好。别和我说是纪录片,明明也都是演员在演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