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分:7.9 /
地区:中国台湾/
片长:160分钟(中国大陆) / 159分钟 导演:魏德圣
/
热度:1978℃
类型:剧情/
语言: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编剧:魏德圣 / 蔡顗禾
主演:郑又菲/曾沛慈/陈博正/郭大睿/田中千绘/范逸臣/黄之诺/夏宇童/周厚安/谢以乐/曾珮瑜/黄镫辉/于卉乔/黄采仪/王梦麟/滕韦煦/李佳豫/赖铭伟/马志翔/廖慧珍/郑人硕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5-05-10
影片别名:BIG–让孩子拯救世界
816完整版剧情介绍
最温暖的孩子遇上最冰冷的病魔,小小勇士坚强迎战。六组性格、背景迥异的儿癌家庭和医护人员相遇在“816”病房,用乐观和爱对抗最残酷的现实,在笑与泪中互相治愈,收获最“BIG”的力量。
当绝望和希望交织,他们决定开启一场午夜出逃的神秘计划……
第26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 最佳剧情长片(提名)
第26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 最佳导演奖(提名)魏德圣
第26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 最佳编剧奖(提名)魏德圣
816影评or剧照
24年北影节的时候看了,正式上映又在阿里看了一遍。当时的影评:816是六个癌症患儿的房间号,温暖的冷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笑中带泪的剧情,平静自然的演技,魏德圣导演公平的刀了每一位观众,且一刀再刀…人们公平的面对“生老病死”,可这些孩子却跳过了“老”直面死亡,他们都渴求用力的活,健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故事我觉得像《人间世》第一集,我问导演知道这个纪录片吗?导演说没有,但电影的催泪程度就是如此的真实!小演员郑又菲演的真好,太可爱了!关注了妹妹的微博和小红书,挺活泼可爱的妹妹。其中有个孩子的母亲是演员曾佩瑜,单说名字可能没有印象,说她前段时间在《周处除三害》中拿着吉他唱《新造的人》大家一定知道了!看完这部《816》,大家都是新造的人!

以色彩极其明亮的温馨氛围萦绕全片,以轻松的风格讲述了一段有些超脱现实沉重感的病房故事。家庭向很重。眼熟的郑又菲(曾出演《想见你》)的确很有灵性,导演也把代表作《海角七号》的乐队场景重现了一下,包括穿插其中形象逼真的动画段落,很用心。篇幅过长,叙事节奏打了折扣。

剧情和设定都很完美,整部电影的节奏很好,中间衔接的动画也制作得非常精良。透过电影可以感受到「816」这部电影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的用心,很感谢你们一起创作出这样一部优秀的、温暖的影片。

前段质感有点像棚拍宣传片,整体剧情还是俗套。亮点是从是延父母摸黑离开病房的戏,从这里开始哭戏的情绪都爆发出来,营造的欢乐基调直接“崩塌”。推荐韩延来学一下

可惜了这160分钟的温情仅仅是温情在了主题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tw影视剧的台词设计得都非常书面,常常是情绪快推到位了,就会被演技和台词尴尬到出戏,除了用眼泪赚眼泪以外感受不到一点真心,拍得很小家子气。而且感觉tw是真的很缺好演员了,尤其是王梦麟那真的不能叫演戏,马志翔有几场戏也很怪,但凡让那几位有演技但没几句词的客串配角当主角,电影都会更容易共情吧。别意气用事,觉得这部不好看的观众不是没有人情味,只是觉得电影没有把人情味拍出来而已,说白就是电影给人的感觉太“演”了,只能说面对病痛,能够坚强勇敢地面对,不想大笑也没关系,就像源源妈说的,不要忍好吗?可电影本身跟源源妈这句台词很冲突。感性看待题材所以加一星,理性看待成片实在很没味儿很凉白开。

看完最大的感觉:上一秒还在姨母笑,下一秒胸口就感觉被利剑刺穿。这种群像电影太考验导演讲故事的能力以及演员的演技,不得不说这两点电影做的很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6个家庭的小天使们,在618病房抗癌的故事,有的天使重回天堂,有的天使还要在地球玩成他们的Big使命。

电影换个题材可能就完全不合格了。明显是个剧情片,目的在于输出情感,但剧情很平,情感也没有递进,加上节奏又比较缓,时长拉得比较长,如果精神不太充足的话,后半段是容易看睡着的。再加上理想化的故事设定,明显会削弱观众代入感。但生命这个东西,即使多么的戏剧化,人还是会对其抱有敬畏心,还是会被其蓬勃的力量感动。电影再加以跳跃高扬的音乐,双重推力,还是把我的那被理智牵扯住的心脏给挪动了!
台灣魏德聖導演新片《816》超前點映讲述儿科肿瘤816(BIG)病房六个患儿和她们背后六个家庭的故事。类似于韩延导演早年的《滚蛋吧!肿瘤君》。更细腻,更温柔,更台式小清晰,也更加甜腻。 影片有个反类型化的开放结尾,奠定了其豆瓣8.0分高口碑,每次一次新生最终会走向死亡,人类面对疾病和死亡结局总是一败涂地。但每一次的新生依旧令人喜悦和骄傲。 虽然《816》包含了许多看上去的儿童元素和用动画形式去直接表现孩子们跟病魔战斗的过程,但其片长有160分钟,包含疾病与死亡严肃元素的探讨,并不是一部适合的少儿亲子电影。#别带孩子去看!同时也推荐一部内地的综艺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儿科真的是一个神奇且具有魔力的地方。
虽然比较长,但我觉得节奏很好,甚至想再看一些孩子们的互动,或者多了解一些爸妈的故事。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6个家庭的故事本来就可以讲很多,加上大家的演技也真的挺好,观众入戏了怎会觉得时间长。动画的设计也挺好,并不觉得突兀,用这种形式展现孩子们的组团打怪,很有意思,也印证了Big的内涵,Big的敌人,更加Big的斗志。表白的几场戏,设计很妙,拿捏的特别好。不愧是拍过爱情戏的导演。乔乔也演的很棒,最初是为了看乔乔的。发现有魏导和《与恶》的姐姐,那必须得看了。最后,有两个彩蛋,感兴趣可以看到第二首ED结束。
只能说太好看和催泪了,上一次在电影院里哭成泪人的电影还是《我们一起摇太阳》,同样是病患题材,那部整体很压抑,有种溺水后的无力绝望感。但这部是轻快的,音乐和动画元素的融入,让原本很沉重的题材多了几分轻快和温暖。病患题材最打动人心的是——人类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重病时那种强烈的求生意志,一种如超人般的,如西西弗斯推巨石一样的生命意志,对活着的渴望。这部电影残酷又理想化,全片没有一个坏人,最大的反派就是病魔,六个患病的孩子,六个家庭惺惺相惜,这种互帮互助的人情味太打动人心了。结尾处理地很好,六个孩子分别诞生的场景,生命如此苦涩,一切如此无常,但存在本身是值得的。就像电影最后的画外音一样,每个存在都有意义,每个存在都有发言权。ps.那几个小孩演技太厉害了,吊打很多内娱成人演员。
湾湾有自己的韩延(大雾)。个人倒不排斥这种题材,苦是真的,但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量。全片可以说完成度极高,从一间儿癌病房展开,到六个家庭,到人间百态。群像描写非常之好,每个人物都鲜活真实独立。结局更是敢于打破预期。挑点毛病的话感觉音乐有点滥用。
戏挺散的,主要是人太多了,想要抓住每一个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家庭,甚至医生角色,导致于整个故事线被拉的特别长,反而没有重点了,如果是电视剧,一集一个家庭为重点但带过每一个角色,可能会好些。但是用如此温情童趣的方式去讲一个本来就饱含"悲剧色彩”的故事,实在让人无法过分苛责。喜欢里面儿童与癌细胞打仗的动画呈现,孩子们很努力,即使面前的癌细胞几乎是数量庞大,无法战胜的,不过和现实的结合应该要更好的剪辑才行,影片里有点乱。看完整体回想,会发现记住的是某个点,比如信仰不同却都在为手术顺利祷告;孩子去世后想要偷偷离开却不小心摔了东西大家一起难过的妈妈等等,而不是一个整体,像是放在托盘的珍珠,而不是串起来的项链。
